400-188-2215

BOB·体育新闻资讯
BOB全球经济放缓拖累贸易中国仍有政策空间应对发布日期:2024-03-29 08:10:14 浏览次数:

  BOB“世界经济相当有韧性,没有继续下滑,但较过去的发展低了非常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在他看来,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国或因此受到一定压力,但还有很大政策空间来提振经济。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林毅夫做出上述表述。该论坛由《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主持。

  林毅夫进一步解释称,之所以全球经济尚未恢复到2008年前的增长水平,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没有复苏。由此,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减少,全球贸易增长缓慢,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有所承压B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1%。世界银行(下称“世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兼预测局局长高斯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或为2.4%。同年全球贸易增长约为2.3%,虽较上一年有所提升,但仍将显著低于上一个十年的平均水平。

  无论是从IMF还是世行的预测来看,2024年,全球贸易增速仍将低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水平。

  林毅夫认为,为应对全球经济及贸易波动,中国政府要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持一定经济增长,帮助大家恢复信心。“如果利用好政策空间,并把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传统产业上追赶空间运用好,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改革到位,我相信(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会在5%左右,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他说。

  在同一场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面对内外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其一,要让投资者、消费者和所有市场主体有信心、有预期;其二,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要走上正常的规范的市场经济之路;其三,经济发展不是靠政策,而是靠制度。

  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最新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2025年为3.2%。2024年—2025年的预测值低于2000年—2019年3.8%的历史平均水平。

  IMF认为,(多国)中央银行为抗击通胀而加息、高债务环境下财政支持的退出以及潜在生产率增长缓慢等因素,都对经济活动造成拖累。

  从区域层面来看,林毅夫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其过去长期的年均增长率是3%,这是世界经济增速没有恢复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的原因之一。

  IMF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GDP增长约为3.1%,发达国家则为1.6%。2024年,预计发达国家GDP增长约为1.5%,仍低于其对全球GDP增长3.1%的预测。

  在此背景下BOB,多个发达国家进口需求下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最新《全球贸易更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欧盟、日本货物进口额均同比下降10%以上,美国则下降了5%左右。

  这使得全球贸易再陷疲软。UNCTAD数据显示,受发达国家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球贸易额萎缩1万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

  受此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承压。以贸易大国——德国为例,经价格调整后,2023年德国GDP同比实际下降0.3%。2月,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2024年德国增长预测或仅为0.2%。

  从德国主要出口产品来看,2023年,其全国第三大出口产品——化工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4.5%。荷兰国际集团(ING)经济学家布热斯表示,全球需求降温等因素,正加剧德国出口及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但也需注意,从区域来看,全球经济不乏亮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在论坛上表示,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带动下,预计2023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达4.7%,预计2024年将为4.5%。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4年度报告》表示,目前亚洲经济体对本区域出口依赖度普遍上升,亚洲货物贸易融合进程稳中有进。展望2024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的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更加密切。

  在林毅夫看来,全球贸易增速慢,出口国受到影响最大。如果按照过去较强的出口增长预测,投资就会增加。但现在出口增长突然慢下来,在高增长预测下的投资,就变成了过剩产能。并且,出口部门是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预期就会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创造的就业机会就会少,家庭收入将受到影响,家庭对未来信心受挫,消费也难增长。因此,出口增长慢导致了经济增长慢。

  目前来看,中国出口正呈现回暖趋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重回两位数。

  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不确定性及下行压力,林毅夫建议,由于过去投资了很多基础设施,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政策空间比较大。与世界对比来看,中国政府的负债比重是比较低的。”他说。

  截至2023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约30万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约1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约25万亿元,都控制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的债务限额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

  该《报告》还披露BOB,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BOB,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受益于中国提供财政支持等因素,IMF在1月提升了对2024年全球经济预测。

  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展望,吴晓求称,首先,要让投资者、消费者和所有市场主体有信心、有预期。当消费很难升级扩张时,加之投资出现结构性问题,外部不确定性又出现了,经济要得到很好的增长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把市场主体投资者的信心稳定下来。

  其次,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大扩张的时代结束了,要走上正常规范的市场经济之路,要对市场主体有深刻理解。

  再次,政策需要有稳定性和适用性BOB,经济发展不是靠政策,而是靠制度。试图通过政策调整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不现实的,只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框架才可以让所有的市场主体有预期。相信制度的力量就是相信市场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主办方供图)

  就全球贸易而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称,自由贸易是方向,这就像一江春水一样向东流。虽然目前自由贸易、全球化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

  就世界经济而言,戈皮纳特表示,为应对全球经济的共同挑战,各国要有一个正确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减少贸易壁垒,在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